

發現
灣臥 The Wandering Walls
灣臥 The Wandering Walls,一座隱身恆春山丘的清水混凝土度假靜居。由建築師張淑征(Grace Cheung)設計,以三道自由曲線的弧牆為主體,隨地形自然展開,彷彿遊走於山林與海景之間。基地鄰近相思樹林與原野,建築順應風向與地貌,創造遮蔭、隔音與自然通風的微氣候。旅人可沿牆漫步於光影與風聲之間,感受空間與自然的共生節奏。在此,不只是住宿,更是一場重拾靜謐與自由的旅程。
灣臥的誕生:從一場旅行,到一座世界建築
灣臥的故事始於 2008 年。主理人 Gavin 在環遊世界時,體會各地文化對「生活」的詮釋,心中萌生打造一處與人分享理想生活空間的夢想。2010 年,他在墾丁西北隅的靜謐丘陵找到落腳之地,2012 年邀請建築師張淑征(Grace Cheung)共同打造這座旅宿——融合落山風、相思林與風土肌理的建築作品。
建築語彙:穿梭於山林與海景之間的牆
灣臥的建築由三道自由曲線的清水混凝土牆體構成,牆厚 30 公分,採模組化模板現場澆築完成。這些牆體不僅承載結構功能,更定義了空間的動線、光影變化與景觀界線,使建築彷彿「漫遊的牆」,靈動地穿梭於山林與海景之間。


永續設計精神
基地位處相思樹林與山丘交界,設計因應地形起伏與強烈落山風,避開大規模挖填,保留原始地貌。牆體錯動配置形成遮蔭、隔音與通風導流的微氣候環境,展現熱對流與自然通風的永續設計精神。
室內延續弧形動線與簡約質感,使用混凝土、木材與金屬等低限材料,創造粗獷與細膩交織的空間質地。樓梯間的曲牆讓風聲流動其間,成為觸動感官的聲音景觀。整體設計融合粗獷主義與在地自然語境,體現雕塑性、實用性與地方性兼具的建築語彙。

國際榮耀 ─ 世界當代建築典範與百大優秀建築
Gavin 於 2015 年辭職南下,親自駐守工地,參與每一個細節,歷時七年終於在 2019 年落成灣臥。開業以來屢獲國際關注,2022 年瑞典 Braun出版社將灣臥收錄於《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- Masterpieces Around the World》世界當代建築代表作;同年,灣臥更入選 ArchDaily 出版之《The Guide to Good Architecture》,成為台灣唯一入選的百大建築,並榮獲ArchDaily 2022 年度最佳建築作品 ,成就國際建築舞台上罕見的台灣作品,另還有義大利 IQD、德國 Baunetz 等超過 50 家媒體報導。
我們的願景:一段回歸自然的旅程在快節奏與資訊過載的時代,灣臥致力於提供一處遠離塵囂的自然淨地。隱身於原始相思林間,以自然光影與建築語彙構築情境,讓每位旅人在簡約純粹的空間中找回心靈的平靜與節奏。 灣臥不只是一座建築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從建築哲學、在地食材、到親切款待,我們邀請旅人在此放慢步調,與風、光與土地一同呼吸。讓每一次入住,成為一段貼近自然、回歸自我的旅程。 建築師:十一事務所 張淑征 Grace Cheung |






有些建築,像一封未署名的情書,不為誰設計,也不急於說明自己,只是靜靜地站著,讓風穿過身體,讓光在表面跳舞。這裡沒有語言,卻萬物有聲—— 風成為弧線,光是語氣,水是呼吸。一彎牆、一抹光、一方水景,都是時間寫下的句子。 而立以後,不願走進熱鬧,不再執著擁有,而是傾向於——靠近,然後靜靜共存。年少時太用力的活,太小心靠近,如今只願過得“舒適”:剛好合身、剛好能呼吸,剛好留得住靈魂,不再漂浮於人情之上。 人越往前走,越學會與世界保持剛好的距離。至少窗簾捲起時,陽光進得來,心也不必收得太緊。而不論環境,不論關係,亦只想擁有一個所在,能待著——不必說話,也不想離開,只留下那些能一起呼吸、不必小心應對的存在。 在這裡,你會慢慢失去那些原以為很重要的慾望。不再想滑手機、不再急著拍照上傳,只想專心做一件事:好好活在當下。 灣臥像是一座佇立在淨土裡的王國,沒有喧囂,沒有期待你表現什麼,它只提供空氣、光、建築與風,剩下的,就讓你自己決定怎麼生活。 你可以耍廢在大廳的風裡、也可以掛在戶外吊床曬陽光、盪著鞦韆放空、或走上頂樓泡水,望著山海相擁的無邊際。 在這裡,一切剛剛好,不需要多。 安柏 2025.5.9. |
尋找灣臥
位於恆春半島西北邊的山上,最近的7-11便利商店在恆春鎮內約15-20分鐘車程,
到海洋生物博物館約15-20分鐘車程,到墾丁大街約30-40分鐘車程。
抵達灣臥前約600公尺的產業道路為碎石路面。